丙梅二村
 黔东南州 从江县 丙妹镇
签到 同城村 大喇叭 村站长
简介:编辑

丙梅二村位于城关西南面,距镇政府1公里。丙梅村始建于明末清初,据传侗族人民的先祖吴都拉首领率其部族由江西吉安至广西梧州,再沿都柳江而上至贵州,到丙梅,这里地处河边,依山傍水,较为平坦,即在此定居。丙梅村是以侗语命名,因为此地是一片平坦的林地,侗语叫“兵梅”,译汉语“兵”是“坪”,“梅”是“树”,“兵”是“丙”的近音,连接起来叫丙梅。丙梅在解放前为丙梅镇,镇驻该村。解放初一九五二年以前仍为丙梅镇,一九五三年建政时改称丙梅乡;一九五六年建社,命名为“推广农业生产合作社”;一九五七年丙梅与大融乡合并为丙梅片;一九五八年名为丙梅大队,属丙梅公社丙梅管理区管辖;一九八零年全村分为三个生产大队;一九八四年八月撤销丙梅公社,划归丙妹镇管辖,同时将三个生产队改为三个村民委员会。自1999年以来为支持县城建设对丙梅进行撤迁移民。丙梅二村是一个侗族聚居的移民村寨。丙梅二村现辖1个自然寨,3个村民小组,108户,488人。国土面积2.26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304.9亩,果园332.9亩,2006年粮食总产量165吨,年末牛存栏58头、猪373头、家禽800只。全村生产总值105万元,人均收入1780元。
 丙二村搬迁后的楼房统一规划为都是砖木结构,两层,楼下厨房和客厅,楼上是卧室。村寨中央2005年建有一座13层高的侗族古楼,古楼是六角形的,每层之间的相格外都画有侗家的民族风情,有姑娘、小伙子对唱情歌,有侗家斗牛,有侗家古老耕作等图案。古楼最高层挂有长2米、直径30厘米的圆柱体木鼓,最底层有一个大火坑,每年春节从三十小伙子们就开始敲打木鼓直到正月十五,火坑里的火也从年三十烧到正月十五才熄。木鼓还是侗寨人传递信息的工具,每当发生大事时就敲木鼓,人们听到鼓声就知道寨子有事。鼓楼是丙二村象征建筑之一。
   侗族犹喜糯食,亲友来访,常以糯食相赠;婚嫁吉日礼品多用糯米所作。喜吃羊瘪、牛瘪、紫血肉等,羊瘪、牛瘪是取羊或牛胃里的未消化的草汁合瘦肉加作料于锅内吵熟即成,具有药效作用;紫血肉是将瘦肉烧七八分熟,拌以糟血和辣椒、葱蒜等作料加工而成,具有清肺防病的作用。
 丙梅二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,在县委、县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支持下,坚持以人为本,生态优先的战略思想,坚持以规划为龙头,以“村庄发展治教,基础设施治缺,村容环境治脏,村内建设治空,农民建设治大”为重点,以农民增收为目标,农业产业化为动力,创建文明村组为先导,改善农民生活条件,以群众为主体,政策为激励,整治改造为突破口,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,促进城乡共同发展、共同繁荣,建设村美、民富、班子强的新农村。并从实际出发,抓住有利时机,远近结合,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,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,创建一个以人为本,自然生态环境舒适、优美、安全、文明、卫生的适居环境以及原生态文化,原始自然风貌为特
丙梅二村网址:
http://bingmeier.congjiang-gz.b2z.cn
精选好店
综合更新   通知公告



发布信息
 村 民 圈
商户入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