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或村
 黔东南州 从江县 丙妹镇
签到 同城村 大喇叭 村站长
简介:编辑

新或村是一个侗族聚居村,距县城15公里,海拔500米,侗语别称“或美”,该村是由老或分居出来的,故名新或。解放前属大融乡第二保,解放后一九五三年建政仍属大融乡,后划归银谭乡;一九五六年合作化建社时,命名为“福民农业生产合作社”一九五七年归属丙梅片;一九五八年归属丙梅公社,命名新或大队;一九六一年归属大融公社,仍称新或大队;一九八四年八月归属大融乡,改称新或村民委员会;一九九二年撤乡并镇后归属丙妹镇,现?全村辖1个自然寨,3个村民小组,89户,385人,住侗族。国土面积3.12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500.12亩,主产水稻,兼产小米、玉米、薯类等人均口粮371公斤,人均纯收入1458元。 
 新或村是侗族聚居村寨,老百姓多穿自织自染的“侗布”,着色多为墨青、红青。男子大部分穿对襟布扣短衣,头裹青布头帕,穿抿腰长裤,裤筒宽大。侗族女子服饰上身为对襟无领无扣紧身上衣,衣长过臀。襟边及袖口镶花边,贴胸系菱形胸襟;下装一般穿百褶裙,小腿套布筒或包裹腿。冬春季节,妇女上装为右衽无领夹衣或薄棉衣,襟边、袖口辍花边,袖短页宽,腰间系围腰。妇女发式为盘髻,上所木梳或银簪。
 侗族主食大米,尤喜食糯米。节庆日,牛(羊)瘪、红肉、鱼生等菜肴是主菜。副食品种繁多,尤喜酸食,家家有腌桶、腌坛,腌制酸菜、腌肉、腌鱼。每家有一只酸汤坛(罐)煨于火塘边。酸汤用淘米水低温发酵而成,随取随加。煮酸汤菜时加入鱼蓼、木姜籽等香料,味道鲜美,增进食欲。酸汤煮鱼是侗乡一道佳肴。
 由于交通不便,经济发展落后,随着国家大力实施扶贫开发计划,新或村也将借助扶贫开展的机遇,认真实施和落实扶贫开发的各项措施,实现全村贫困人口稳定,解决温饱、基本生活、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,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,落后面貌得到极大改善,实现寨寨通路,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,农田水利建设得到改善。
新或村网址:
http://xinhuo.congjiang-gz.b2z.cn
精选好店
综合更新   通知公告



发布信息
 村 民 圈
商户入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