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梧村
 咸阳市 泾阳县 三渠镇
签到 同城村 大喇叭 村站长
简介:编辑

杨梧村是咸阳市一个自然村,毗连兴华村,曹家村,挡驾桥村,风景秀丽,人好,天蓝水清
杨梧村历史概况:民国十一年1922年祖辈由临潼迁至杨梧村,民国十七至十九年,1928到1930年整个华北地区遭到前所未有的大旱灾,受灾最重的是陕西,陕西以人口密集的关中为最。民国十七年开始,夏秋无雨,冬季无雪,夏秋连料绝收。苦不堪言的农民,期盼第二年能时来运转,风调雨顺,不料民国十八年又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。连年大旱,使很多家无隔宿之粮的贫困人家,顿时崩溃。一场席卷关中的大饥荒,铺天盖地而来。禾苗枯死,连续三年六料颗粒无收,亩地换小麦一斗,草根树皮食之已尽。灾民为了生存,拆房卖地,卖儿卖女,或妇女自卖本身 ,换粮糊口。中壮者外逃求生,弱者坐以待毙,乞食者无数,饿死遍野,人吃人的惨状也时有发生,在旱灾发生的同时,又有风,雹,煌,瘟疫和兵匪之灾一同降临,百姓苦不堪言。居民国十九年底,陕西省赈务委员会主席兼省民政厅厅长邓长耀的“灾情报告“”说: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,200多万人流离失所,逃往他乡,800多万人以树皮,草根,观音土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……我大伯听他爷爷说,他民国十一年迁到杨梧村,当时全村有近百户,有400多口人。:十八年馑:和忽烈拉:霍乱:瘟疫过后,全村只剩下18户,不足百人。当时对死者开始还有人席卷入土,后来死的人多了,一是无强壮劳力掩埋,二是怕温疫传染。因此,先死有人殓,后死无人埋。到处死尸横陈,惨景使人目不忍睹……杨家是那场旷世奇灾的幸存者。事后每提起:十八年年馑:,使人犹有余悸,不寒而栗。可见当时灾情之大,灾难之惨烈……这就是当时杨梧村的历史惨状。民国十九年1930年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,为解民于倒悬,在省主席杨虎城將军的鼎力支持下,开始了他亲自勘察设计并指挥实施的泾惠渠水利灌溉工程,渠长270公里,能浇灌泾,三,高,礼泉,临潼,等五县69万亩农田。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,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20日正式通水,使广种薄收的旱地,一下子变成了肥沃的良田,人们无不欢欣鼓舞,从此,豆,麦,棉,年年丰收,老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。关中农民至今不忘李仪祉先生的丰功伟业……杨梧村现存仪祉农校旧祉,杨梧绵绒厂旧址,杨梧五七干校,杨梧邮电局,这些都可考究,都是杨梧村的过去……现在的杨梧村位于泾阳县以东6公里处,距三渠镇2公里。南连永乐镇,于西安市泾河工业园区接壤,有泾永公路,东临陇海铁路西铜线,并有南北穿境而过的一条西延高速公路,北有泾三公路西接泾阳县城。村里的几条街道均为水泥硬化道路。地势平坦,交通十分方便。全村有五个自然村划分为5个村民小组。这就是我祖辈的领土,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美丽而赋有着生活气息的伟大而神圣的杨梧村……待续鹞子草上飞。部分资料来自:杨家族谱


杨梧村网址:
http://yangwu.jingyang-sn.b2z.cn
精选好店
综合更新   通知公告



发布信息
 村 民 圈
商户入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