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园村
 温州市 瓯海区 郭溪街道
签到 同城村 大喇叭 村站长
简介:编辑

    梅园村,位于郭溪街道东北部,村委会驻梅园中路83号,距街道办事处驻地1公里。
    东与大平山相连,东南与梅屿村接壤,南与枫林山〔山前山〕相连,西南与塘下村接壤,西与集云山支脉塘下山、牛角垄徐吴山相连,北与北朋垄官山支脉燕乌山、饭甄山相连,东北与漈岭半爿杠山、苹果山相连。
    面积2.2平方公里,耕地新中国成立土改时1013亩,建塘下坑水库时被划用127亩,建金温铁路用堆放场、建太空水厂被征用5亩,郭溪街道东迁到塘下村时被征与被占用349亩,建西山下陶瓷工业区被征地49亩,建温州西向排洪渠被征用185亩,温州绕城公路安排三产用地被征用17亩,现有耕地281亩;山园地447亩,山林地4560亩。2015年统计,本村籍户口554户,人口1987人,2014年统计,外来人口2180人。
    梅园村由塘下寺、元宝心、下水碓、前桥、高园坦、梅园坦、枫林、下园坦、漈下、漈岭脚十个自然村,十七个村民小组组成〔改革前为九个生产队〕。
    道路、巷、弄有:兵营路、漈下路、梅园东路、梅园南路、梅园中路、梅园西路、梅园北路、营前巷、霞园巷、美园巷、高园巷、会堂路、枫林巷、前桥路、油车巷、油车巷一弄、集云路、西陶路、花圃路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梅园自然村沿革
    塘下寺:唐·咸通九年〔公元868年〕在建牙乡集云山支脉牛角垄徐吴山建集云教院,后改称:集云寺,地域隶属塘下。随着岁月的升华,塘下寺地名随俗产生。
    此地域原无住民,一九五七年修建塘下坑水库时,迁入陈姓10户,凌姓6户,周姓4户,胡姓2户,黄姓1户村民居住,建置第1生产队,现为第1、第2小组。
    九十年代,?姓1户从泽雅迁入居住,?姓1户从慈溪迁入,其户籍隶属原籍。
    今陈姓6户、凌姓3户、周姓1户、胡姓1户已整户迁出;另1户胡姓销户,其因:儿子户籍在梅屿村并居住,女儿出嫁。
    古时出行有古道,往南经塘下山殿园岭过任公桥至上村到略桥通任桥。往西南经水闸头凹至水闸头到郭溪通瞿溪、铁肠岭。往西北过城门、龙头、塘下坑,经妙云庵〔师姑庵〕至钟山林里。往东经禾桥、过高园坦、梅园坦、下园坦至漈岭到夏仙上岙通青田、到夏仙下岙通温州;也可经禾桥、过高园坦、梅园坦、下园坦至梅屿到暘岙通温州。
    今外出进入,均从集云路通行,路道呈Y字形。集云路东南端与梅园中路青龙桥段的前桥路接壤,经元宝心至村口,西北端至村尾,东北端至庆全寺与梅园西路接壤。
    元宝心:位于塘下寺前东南方塘下山支脉小山〔前桥山〕,山峰形状如元宝,中峰似元宝之心,故元宝心源此而得名。此地域原无住民,古时在此建有护云庵,毁于战乱,后迁至燕乌山重建。
    七十年代间,有2户凌姓村民从塘下寺迁入中峰段居住,隶属第1生产队;有2户黄姓、1户陈姓村民从前桥迁入东峰段居住,隶属第2生产队。今黄姓2户已整户迁出。外出进入道路,均由集云路通行。
下水碓:位于塘下山东首山脚坡,原只有1户谢姓村民倚山居住,后迁往白塔殿村;接着有陈姓1户迁入居住。
    民国时,有周姓1户迁入居住,在屋前东北首引龙头溪之水建水碓壹座,其上游桥头潭〔禾桥〕地段已有水碓壹座〔俗称:上水碓、桥头碓〕,故下水碓地名源此而得名。
     六十年代,有1户胡姓、1户黄姓、1户汤姓、1户张姓从前桥迁入;建置隶属第2、第3生产队。
    七十年代,有1户周姓、1户陈姓从塘下寺迁入,建置隶属第1生产队。
    九十年代,有1户张姓从高园坦迁入,隶属第2生产队。1户支姓从泽雅陈山迁入,户籍隶属原籍。今汤姓、胡姓、黄姓已整户迁出。
    古时出行有古道,往东北经薛氏油车坊,过枫林桥、枫林、梅园坦、下园坦,至漈岭到夏仙上岙通青田、到夏仙下岙通温州;至下园坦过梅屿到暘岙通温州。往南经任公庙过任公桥,至上村到略桥通任桥。往西南经任公庙过西山下,至白塔殿、水闸头到郭溪通瞿溪、铁肠岭。往西北经前桥、西岸垟桥〔西龙桥〕,过城门、龙头、塘下坑,至妙云庵〔师姑庵〕通钟山林里。
    今外出进入,均从梅园中路通行。梅园中路西南端〔矴步头〕与梅园南路北端接壤,东北端〔梅园碾米厂〕与梅园北路南端接壤,东与梅园东路西端接壤,西与梅园西路东端接壤。
    前桥:塘下山支脉一小山东首,古有一村落,民居倚山,坐西东向;龙头溪沿村北侧东流,至枫林溪洚转南,至枫林山转西南经任公庙至矴步头到包庄口入郭溪河。有一古道由南往北从村落中间而过至村北侧矴步和小桥;村后西北方桥头潭处有一古桥,名称:禾桥〔俗意为:后桥〕,故,此小桥称之谓:“前桥”。源此,前桥、前桥村、前桥山、前桥路随之而得。
    前桥,民国时期被山洪冲毁,在保长陈煜来倡导下重建前桥,桥面加宽约1米;是时,同期建有西岸垟桥〔西龙桥〕、龙头桥、坟庵桥。
    前桥村民国时,有胡姓7户、黄姓7户、张姓3户、陈姓1户居住。
    新中国成立土改时,有胡姓1户、汤姓1户、邱姓1户、金姓1户迁入居住。
    一九五七年修建塘下坑水库时,有陈姓3户迁入居住。建置第2、第3生产队,现为第3、第4、第5、第6小组。
    六十年代,有周姓1户从下水碓迁入居住,建置隶属第2生产队;陈姓1户从高园坦迁入居住,建置隶属第4生产队。
    九十年代,有胡姓2户,一从文成迁入,一从永嘉迁入;陈姓1户从永强迁入,郑姓1户、倪姓1户从瑞安迁入,户籍都隶属原籍。
    六十年代,胡姓1分户、黄姓1分户、张姓1分户、汤姓迁往下水碓居住,原隶属不变。
    七十年代,黄姓2分户、陈姓1分户迁往元宝心东峰段居住,原隶属不变。张姓2分户、胡姓2分户、黄姓4分户、金姓户、黄姓1户迁往高园坦居住,原隶属不变。胡姓1户迁往塘下上村居住,原隶属不变。
    今有:胡姓4户、黄姓3户、张姓2户、陈姓2户、金姓户、汤姓户,整户从前桥村迁出,原隶属不变。其中陈姓1户迁回高园坦居住;张姓1户,迁往娄桥居住,户籍随同,原隶属销户。
    前桥村古时出行有古道,往南经下水碓、任公庙,过任公桥至上村到
塘下通任桥;往西南经任公庙至矴步头,过西山下、白塔殿、水闸头,到郭溪通瞿溪、铁肠岭;往西经禾桥过水闸头凹,至水闸头到郭溪,通瞿溪、铁肠岭;往西北经西岸垟桥〔西龙桥〕过城门、龙头、塘下坑,至妙云庵〔师姑庵〕通钟山林里;往东北经高园坦、梅园坦、下园坦,至漈岭到夏仙上岙通青田、到夏仙下岙通温州;至下园坦过梅屿到暘岙通温州。
    今外出进入,均从前桥路通行。前桥路南端与梅园中路青龙桥段、集云路东南端接壤,北端与梅园西路、油车巷南端接壤。
梅园村网址:
http://meiyuan.wenzhou-zj.b2z.cn
精选好店
综合更新   通知公告



发布信息
 村 民 圈
商户入驻